观察者网专访金灿荣:美国也希望斗而不破,但总有人试探中国底线

【采访/观察者网 小婷】

11月9日,第二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将同美国国务卿彭佩奥、国防部长马蒂斯主持上述对话。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将参加。

眼下适逢美国中期选举落下帷幕,中美贸易摩擦也处于胶着状态,而在本月底,中美两国首脑将在G20峰会会面。在此背景下,这次中美外交安全对话是否是双方关系回暖的信号?对话会涉及哪些问题?中美两国的安全底线又在哪里?观察者网专访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带来最新解读。

观察者网:在中期选举前,为了赢得选票,特朗普在中美问题上的调门很高,包括威胁要继续制裁中国科技企业、在南海动作频频。选举结束后,特朗普失去了众议院,成了“跛脚总统”,美国的对华政策会不会出现调整?

金灿荣:美国今年以来对华态度变强硬,中期选举确实是一个因素,但是比较小的一个因素,而且现在看来效果也不是很大。美国国内老百姓关心的还是移民、医保、控枪、同性恋权益这些问题。中期选举的直接影响是美国内政,对外交的影响是间接的,现在美国有了一个分裂的国会,未来特朗普内部执政可能会比较困难,内部出现政治僵局的可能性非常大,民主党高层已经表示,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让特朗普交出纳税申报单。

从外交上来看,一是对国防的影响比较大,特朗普在第一个财年把国防预算增加了10%,是里根以来增加最快的。另外美国现在债务严重,看这个样子,民主党一定要在军费上为难他,特朗普雄心勃勃的扩军计划可能会受挫,毕竟没钱了,他的口气就没那么大了,这是一个影响。

另外一个影响是,因为国内政治很难出成绩,特朗普有可能在外交上寻求成绩,通过示强显示肌肉加强威慑,但也有可能走向理智化,真的跟中国合作取得一点实惠,这两种可能性都有,现在还有点说不来。其实站在我的角度看,中国最近表态都挺好的,包括习主席11月5日的进博会讲话,包括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新加坡的讲话,都谈到和中国合作是实实在在可以得到一些利益的,特朗普要是聪明的话应该往这方面想。

但他也有可能走向对抗,所以我们要防的是后一种可能性。如果是这种情况,中国也不要冒头,因为美国的对抗方向有好几个,安全上有俄罗斯、伊朗,经济上有欧盟、日本,当然我们中国既在安全对抗里又在经济对抗里。所以如果对抗,看能不能把美国的矛头引到别的地方去,如果合作,看能不能优先跟我们合作,这样就比较理想了。

观察者网:这次中期选举结果被形容为“美国国内大分裂”,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美国现在两党之间的矛盾,取得最大利益?

金灿荣:中国头脑一定要清楚,民主党和共和党一样讨厌中国。你看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前几天在新加坡的讲话,说中国必须马上让步,要是不让步,经济冷战的铁幕即将降临。保尔森被称为是“隐形的民主党人”,原来一贯主张中美合作,他现在也这么强硬,说明什么?美国国内在对中国态度方面,是比较一致的。所以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争取在对抗方面,中国不要排在第一位,合作上排在优先位置。

观察者网:中期选举呈现的结果是虽然特朗普的基本盘还在,但还是丢失了几个大豆产区州的议席,而且他还要寻求下一届总统选举,这对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摩擦,会产生什么影响?

金灿荣:我的感觉还是中美贸易摩擦到明年中期就会结束,或者告一段落。因为美国现在跟我们挑起贸易摩擦有几个特殊的时机:特朗普认为美国经济现在挺好的,中国经济很糟糕,所以现在挑起贸易摩擦对他有利,这是他的一个判断。

但是美国现在经济好是有水份的,实际上是靠打鸡血打出来的。特朗普上台时,奥巴马交到他手里的是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在这个基础上,特朗普给美国经济打了四针鸡血:减税、鼓励海外资金回流、基建投资计划、取消一些金融管制计划。你想想看,本来就是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再加上这四针鸡血,经济当然一片向好。

但这是不可持续的,我推算到明年中期这几针鸡血的药效就没了。减税来说,它的激励主要在第一年,第二年就大大减少折扣。海外资金回流是有个时间期限的,到明年中期时间就过了,再没有额外资金回来了。基建方面,特朗普宣布了一个1100亿的投资计划,还有些地方和社会的配套措施,听上去挺厉害的,但后来到国会讨论,发现它是分成了十年,这样每年的刺激就很小了。最后的开放金融投机,刚开放肯定会刺激投机,但投机也伴随着风险,估计到明年中期特朗普执政两年半,这个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很多投机就停止了,因为投机分子也怕了,所以刺激作用也没了。

这样分析下来,美国经济本身的现状会导致特朗普明年年中就冷静了,不会像现在这么狂热,这样的话贸易摩擦可能就告一段落了。

但就整个中美关系而言,竞争性上升将是长期的,因为根本问题在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变了。原来把中国定位为有缺陷的合作伙伴,尽管原来对我们七不满八不满,但还觉得我们是伙伴,现在对中国的定位则是主要的战略竞争者,定位变了,很多摩擦也就随之而来。贸易摩擦只是其中一张牌,台湾、南海、东海、朝鲜半岛,都是它手中的牌,包括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其实是想把它的联盟体系从东北亚往东南亚和南亚扩展,拉印尼、越南入伙,联印制华、联俄制华,这都是它的既定方针。除此之外还有舆论战,继续到处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人权问题论,在“一带一路捣乱”,搞WTO2.0,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搞“三零”协议(零关税、零补贴、零贸易壁垒),把中国排除在外。

总之美国对我们的战略定位变了,这是中美关系最大的背景。而且在这一点上美国两党一致的,因此会有一串麻烦,贸易摩擦只是其中一个,所以我们要对中美关系长期处于竞争面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做好准备。两国关系的大结构还是又竞争又合作,但与过去又不同。过去可能竞争占50%,合作也是50%,基本上是均衡的,现状可能竞争占2/3,合作占1/3。这将是以后的一个常态,所以还会不断有人提倡所谓的“新冷战”,是不是这么回事且不说,但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观察者网:这次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原本应该在10月举行,但因为我们刚刚提到的种种因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在台湾和南海问题的紧张关系,会谈被推迟到11月初。但是这些因素依旧是目前中美两国关系的“死结”,通过这次对话,在这些问题上双方会不会有所推进,甚至达成某些成果?

金灿荣:我个人推算这次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应该有这么几个议题:第一是控制风险。因为现在双方在南海快出现撞船了,这就有点风险了,台海现在也有点麻烦,要控制一下。

第二还是寻求合作,比如朝鲜问题,美国原本想绕开中国直接跟朝鲜接触,现在看起来谈的不太顺,有点僵住了,所以我估计它还是要我们帮点忙。另外像叙利亚重建,怎么跟塔利班打交道,这个应该中美可以合作。伊朗核问题双方可能还要沟通一下,中美现在处理伊朗核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在要处理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

第三就是一些传统安全问题,比如防止核扩散、反恐合作。另外可能也会涉及到一些新的点,比如美国刚刚退出中导条约,理由还是中国,所以不排除美方会就这个问题谈点什么。除此之外,美国有可能会主动提军备控制问题,中国不一定会回应,但是美国会主动提。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在美国对我们的战略定位变化的情况之下,要限制它的副作用。美国把我们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了,可是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也讲过,竞争战略不是意味着战略对抗,这个态度我们接过来,客观上中美是有竞争的,但这个竞争不要导致公开的敌对,双方把边界理清。我们知道美国对我们的态度变差了,但是希望不要太差。

双方会谈可能还会间接涉及到贸易摩擦问题,希望双方坚持贸易谈判,早日解决叫贸易摩擦。按道理外交安全对话是不谈贸易的,交给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来谈,但因为这是目前双方的焦点,矛盾也很尖锐,所以我个人不排除会间接涉及到这个话题。

当然,我们想通过一次对话马上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但对话本身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进行对话就意味着双方有意愿不走向全面对抗,有意愿避免新冷战,这对两国的市场和商界都是一个积极信号。目前中国企业界没有信心,大家都不投资,资金外移导致人民币下行压力很大,股市惨淡,期货市场情况也不好。同样,美国目前股市情况也不好,国债利率突破3%,所以双方坐在一块谈,其实都是给国内经济界发出温和信号,告诉大家虽然我们有矛盾,但是请大家放心,我们不会打起来。

另外这次中美外交安全对话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为11月底G20两国元首会面创造比较好的气氛,做一个好的铺垫。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了南海和台湾问题,中美之间会继续斗而不破,还是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危险的爆发点?

金灿荣:现在还不太肯定,但从中国角度来讲,这涉及到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我们不会让步,这是第一。第二,我们也希望斗而不破。

美国也有自己的原则,它觉得台湾问题牵涉到它对“盟友”的承诺,南海牵涉到它的海洋利益,它也觉得潜在利益挺大的。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一个动机,一部分对中国敌意很大的人总想在这两个敏感问题上试探中国的国家意志和能力,这是和中国不同的地方,中国没有人想主动挑事。当然美国其实也想斗而不破,真斗破的话它也难受。

但我们看美国考虑的这三点,跟我们相比利益的重要性还是差一点,台湾涉及到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百年国耻,对美国来说就是一个“盟友”承诺;南海自古以来是我们的领土,美国只是声称要维护什么航行自由。我们对利益的坚持肯定比美国坚决,但因为美国比我们多了一个因素,就是总有一部分人想试探中国,所以危险还在于美国,它的算计比我们多,动机也很危险,所以就不太好预测了。

观察者网:基辛格11月6日在新加坡的创新经济论坛上给出警告说,中美必须表明各自的红线以避免冲突。您认为中美双方各自的红线在哪里?

金灿荣:我刚才提到的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就是我们的红线。美国的红线则是变动的,目前来讲它希望我们不要对台湾动武,不要完全控制南海。但如果台湾明年搞“独立公投”,对我们来讲就是台湾越过红线了,我们就要反应,可能就要动武,那个时候美国就比较为难了。因为是台湾先越过我们的红线,我们动武又越过了美国的红线,那个时候美国就要采取一点措施,把“台独”摁住才行。

观察者网:美国现在高举反全球化大旗,相比之下,中国的进博会、“一带一路”都是致力于全球合作和对外开放。美方是否可能会借助热点地区安全问题顺手推舟,影响中国的“一带一路”?

金灿荣:未来我推算美国有一个牌就是在“一带一路”沿线捣乱。五年前我们提“一带一路”的时候,美国人是不太重视的,因为他们以前在非洲、中东、南亚、东南亚投了不少钱,但是大部分效果很差,所以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觉得中国在那里投资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美国其实当时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等着看中国的笑话。

但是现在他们变了,而且就是在过去一年里转变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西方都是私营企业在这些地区投资,追求赚快钱,不像中国投资是国家规划,主体是国营企业,争取投一些很长期的项目,比如像蒙内铁路,西方是不会投的,因为要很多年才能回本。所以我们短期看不出效果,但长期效果挺好,是真正给这些国家提供工业化基础。

二是西方没有人力资源,他们都是给点钱,给一个规划,然后人就走了,一年或者两年以后去验收。不像中国是有一批工程师、年轻人驻扎在那里,和当地人一起干,这是西方没有的。

所以这两年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点效果了,美国就开始担心了,沿着“一带一路”捣乱的可能性就很大,包括已经在提的什么“债务陷阱”之类。

观察者网: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金灿荣:“一带一路”是一个很好的规划,这个大方向不要变,中国首先要有行稳致远的态度,先把已有项目做好,未来的新项目稳一点,做好项目论证。

其次,在技术层面做些改善,比如多搞一些三方合作,除了中国和当地合作的方式,再加上第三方,这样一个效果更好一点。比如最近安倍来中国访问,双方举办了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这个挺好的;在非洲,中国可以和欧洲国家多一些,因为非洲原来是欧洲殖民地。

另外,我们也要让当地民众特别是媒体多参与多了解,在项目推进中尽快让当地老百姓有获得感。我觉得这几点做好了,我们就不用怕美国来捣乱。

 

原文链接:

https://m.guancha.cn/JinCanRong/2018_11_09_478984.s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金灿荣粉丝网 » 观察者网专访金灿荣:美国也希望斗而不破,但总有人试探中国底线

赞 (0)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